廉頗老矣尚能飯否?下一代截擊機太過玄幻,俄軍還是得靠米格-31

俄羅斯空軍的新一代遠程截擊機米格-41是否會研發,目前還不清楚,更別說裝備了,按照俄羅斯方面透露出來的消息,新型米格-41很像是一架重火力版本的SR-71「黑鳥」,當然,這是指性能方面,在航程(10000公里以上,不知真假)和速度(4馬赫以上)上甚至還要更加優秀,換句話說,這根本不像是一架可預見未來能製造出來的飛行器,以目前俄羅斯航空業的技術水平和經濟狀況,恐怕到22世紀,這架新型米格-41也不會出現。
相比俄羅斯,其他國家都已不再研製專門的截擊機,而是用戰鬥機執行截擊任務,諸如部署在阿拉斯加的美國空軍F-22戰鬥機,事實上,即便是俄羅斯空軍,在更多時候也是用蘇-27系列戰鬥機執行截擊任務,俄羅斯空軍目前僅有100多家米格-31戰鬥機,面臨機體老化、航電和武器系統落後的問題,急需延壽升級。
隨著安全形勢的變化和北極航線等因素的影響,俄羅斯方面越來越重視對北方海路的保護,俄羅斯國防部表示,最新型的米格-31BM截擊機,已經開始保護北方海路,最新型的米格-31BM升級了機載雷達系統、導航系統以及其它改進設備,這些截擊機被部署到北方沿海地區和島嶼上,近年來,俄羅斯國防部修復或新建了19個機場,以部署包括米格-31在內的大量戰機。
試飛員、俄羅斯英雄伊戈爾?馬里科夫上校說,米格-31BM非常適合在北極飛行,它能夠在零下50度至零上50度的溫度下運行。「米格-31BM是複雜的飛機,但它有能力執行北極圈內的所有任務。它能遠距離飛行,擁有高效雷達、新型高精度和遠程導彈,它將能夠全面覆蓋北極上空。」
不過,米格-31同樣面臨一系列複雜問題,包括其機體壽命、機載計算機太過落後(曾因內存太小,自動關閉敵我識別系統,在演習中擊落右機)、難以應對隱身目標等新威脅,而且,俄羅斯空軍獲得的軍費,米格-31的升級計劃能分到多少還不清楚,隨著經濟持續衰退,俄軍的軍費也不斷下降,嚴重影響了俄軍戰鬥力。
此文章由海外華人同盟資訊主篇為您精心報導。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,記得按贊和分享哦!我們的專頁將每日不定時更新,以取得最新資訊與大家分享。